怎么做貨拉拉的推廣方案(貨拉拉一單抽多少)
野草導讀:同城貨運領域,貨拉拉和快狗打車兩大獨角獸對峙。前者要做精細化運營,后者要從B端市場轉攻C端用戶。不論戰略怎么調整,終究是只有真正解決行業問題的人才能走出來。
作者 | 折原
電商成就了快遞的繁榮,O2O催化了同城配送的崛起。
從2014年開始,在一切皆可O2O的時代,物流作為O2O的基本要素,其廣袤而又原生的市場自然也成為資本的掘金場。但和其他O2O行業一樣,燒錢,圈地,洗牌是逃不出的魔咒。投資沒有春秋,火熱的狂歡一過便是寒冬。
2017年,市場開始回暖,一年18起融資事件。這一年,貨拉拉累計融資1.3億美元,躋身獨角獸行列。今年7月份,快狗打車(原58速運)2.5億美元融資和隨后的改名風波也引起了廣泛關注。市場逐漸細分,整車、快遞各有定局,同城貨運也形成了貨拉拉和快狗打車兩大獨角獸對峙的局面。
貨拉拉要做精細化運營,快狗打車要從B端市場轉攻C端用戶。不論戰略怎么調整,終究是只有真正解決行業問題的人才能走出來。離散隨機的城配痛點如何解決?必不可少的眾包模式下,服務如何管控?B端用戶和C端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如何滿足,如何取舍?
帶著這些疑問,野草新消費于近日專訪了貨拉拉CMO張燕梅,圍繞同城貨運平臺上的兩大主體:用戶和司機,深入探討了貨運市場的特點和痛點,貨拉拉如何創新和突破等問題。通過對同城貨運行業獨角獸的解析,希望能給消費和零售產業帶來不一樣的思考。
一、同城貨運要回歸服務的本質
貨拉拉要做「共享貨運平臺」不是沒有由來的,2013年創始人周勝馥在香港創立lalamove的時候,就是從滴滴和Uber當中看到了「共享」面包車的市場。5年之后,「下雨就打貨拉拉」上了一把微博熱搜,雖然這未必是貨拉拉自己愿意看到的,但在北京暴雨的那幾天里,貨拉拉確實成為用戶打不到滴滴時的一個補充選擇,這似乎更像是一種命運的隱喻。
雖然在模式上很相近,但貨運和客運終究是有本質的區別。一方面是用戶群體的不同,客運2C,貨運主要2B,雖然也有C端用戶,但相對低頻;
另一方面,客運的服務鏈條相對簡單,價格在用戶決策中占了很大的權重,貨運有復雜的車型匹配、運力匹配,司機端涉及搬運、回單、多點配送、代收貨款等等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在客運行業用補貼解決的問題,到了貨運行業并沒有奏效。2015年是貨運的風口期,大量資本涌入,補貼燒錢成為市場主流,貨拉拉自然也參與其中。
但很快因為資金不足,退出燒錢的行列,「大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訂單斷崖式的下跌。」據張燕梅介紹,那段時間大概是貨拉拉進入內地之后最困難的時期。
停止燒錢之后,貨拉拉開始收縮業務,專注運營,進入蟄伏期。置身局外,反而看得更清楚,貨拉拉發現燒錢補貼帶來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——刷單。網約車也曾有過這個現象,但高頻的場景下,依然有很多真實訂單。貨運沒有那么高頻,「有時候你會發現,有的平臺的單全是假的,司機接了半天,沒有一個可運的,平臺的口碑慢慢就沒有了。」這個視角很微觀,但卻找到了抓住司機的關鍵點:真實的訂單。
真實訂單吸引更多的司機,更多的司機和運力帶來更多的訂單,貨拉拉的運營帶來了正向循環,到了2015年年底,訂單量甚至開始翻倍地增長。
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,城配屬于「最后一公里」,這個「一公里」不是距離近,而是指離用戶更近。最后一公里之所以能成為物流行業最長盛的話題,難就難在它是物流長鏈條中唯一能直接觸達最終用戶的環節。因此,復雜貨運業務的服務屬性要遠高于打車場景。
「貨運實際上屬于服務行業,要回歸到服務的本質。所以我們認為留住用戶最好的辦法,除了價格,就是服務本身。」張燕梅告訴野草新消費。在風口過后,這一點也逐漸成為行業的共識。
所以,最近大家對快狗打車的新戰略,會和貨拉拉在C端市場引發補貼大戰的猜測,基本不會發生。一方面基于服務的共識,雙方都是最早的一批同城貨運企業,3年前靠補貼沒能解決的問題在3年后一定不會再發生;另一方面,貨拉拉的主要用戶其實并非在C端市場,反而有轉攻大B市場的意圖。
大家認為貨拉拉是一個2C的貨運平臺并不是沒有理由,因為貨拉拉的注冊用戶,確實有大多是C端用戶。「但我們的主要用戶,其實是小B端。C端用戶數量多但更低頻,對訂單量的貢獻比B端小得多。」張燕梅告訴野草新消費,貨運的需求對很多小B來說是高頻的,貨拉拉實際扎根的地方是市場、工廠、物流園這些地方。
也是基于此,貨拉拉認為,三四線城市會是未來比較好的增長市場。幾年的城市擴張經驗告訴張燕梅,一二線城市的流動人口遠高于三四線城市,C端需求會更高;三四線線城市生產制造發達,是小B的主要市場。
這也造就了貨拉拉現在的城市擴張策略:「首先看城市的產業結構,再看城市的GDP,第三看城市的互聯網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,這些決定了我們要從線上打還是從線下打。」
市場策略的差異,還在于用戶需求的層次不同,C端用戶需求最零散,要求也最簡單;小B開始有多點配送、發票、回單、代收貨款等復雜一點的需求;大B最痛的痛點則是企業內部賬戶的管理。貨拉拉表示,三個層次的用戶都要抓,但小B一直是核心用戶,只有服務好這些群體,才有機會去服務C和大B。
2017年11月,貨拉拉推出企業版,「用車的需求,除了專業市場之外,其實我們發現用戶一層一層往上拔,企業級的用戶,一定是有的。市場有多大,我們也不知道,但我們盡力去做,需要探索和驗證。」張燕梅表示,大B是貨拉拉下一階段重點探索的方向。
9月10日,快狗打車陳小華對外宣稱,快狗將從2B走向2C。至此,同城貨運中,發于小B的兩大獨角獸,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時,快狗向左,走去了C端,貨拉拉向右,邁往了大B。但是舊戰場的戰爭還沒有結束,相互重疊的領域之間也必然會起摩擦,回歸服務的本質,誰的贏面更大,還是要看服務本身。
二、線下環節是打出差異化的核心
一般的物流公司因為多是大單客戶,為求專業,做好客戶體驗,多是自營車隊和運力,動輒幾萬輛車。但末端配送不同,客戶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。需求上,零散多于集中,非計劃性多于計劃性,所以眾包模式必不可少。
單從「共享貨運」的定位,就可以看出貨拉拉用的自然也是眾包模式。雖然目前在嘗試合作購車項目,擴展優質運力,但貨拉拉表示,合作購車只是針對需求量大,但供給不足的車型,作為運力的補充。眾包模式仍然是貨拉拉們主要的運力來源,而眾包服務的管控也是其必須要面對的問題。
要管控好服務首先要理清服務的層次,貨拉拉有五個關鍵字:有(有車)、快(快速響應)、好(服務好)、準(精準匹配)、平(價格便宜)。「你會發現我們是有排序的,前四個都是服務,最后才是價格。」張燕梅告訴野草新消費。
而這四個服務中,前三個都和司機相關。貨拉拉認為,「準」的問題是線上平臺的基礎工作,但突破的空間有限,核心還在于優化線下環節。
在具體做法上,貨拉拉是用會員制解決「有」和「快」的問題,用培訓和考核體系解決「好」的問題。
首先是會員制,會員制是每月面向司機收取固定費用,平臺收入不和司機收入掛鉤的一種盈利模式。這是貨拉拉和同行們明顯差異化的地方,「我們研究過以滴滴為首的網約車模式,發現抽傭會產生一個問題:跳單。」張燕梅表示,這種繞開平臺結算的問題,一會表現處平臺不夠嚴謹,二會貨運很多時候用戶并不跟車,跳單會給用戶一種不安全感。
每月交固定費用的會員制搭配搶單模式,很大程度上會刺激司機的積極性,接單越多越劃算,「訂單特別多的司機,會比較傾向于選擇我們。」這樣的選擇機制確實有利于在平臺上沉淀積極響應的司機。會員制一方面給貨拉拉帶來較為穩定的收入,一方面提高整體響應速度,優化用戶體驗。
據張燕梅透露,貨拉拉短期內不會考慮抽傭,意味著會員費將是貨拉拉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唯一收入來源。會員制帶來的收入和訂單增長沒有直接關系,主要依賴于注冊司機的增長,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限制貨拉拉的增長模式,但目前來看依然是利遠大于弊。
第二是司機的培訓和考核。「我們用了將近一半的資源在做司機的培訓」張燕梅告訴野草新消費,司機的考核也同樣嚴格,5分制的評價系統,低于4.5分就會被拉黑。一套行之有效的司機培訓體系和獎懲考核體系,不僅是貨拉拉,也是整個行業所需要設計的。
截止至今年9月,貨拉拉已經進入全國124座城市,擁有超過2000萬的注冊用戶和超過300萬的注冊司機。從今年上半年就開始提出的精細化運營,核心要做的便是司機服務能力的提升。在線上模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,要打出差異化,終究是要在線下比拼服務。
「無論是2B的市場還是2C的市場,企業核心的競爭力,還是在于服務和體驗。」貨拉拉為服務的提升找了一個指標:NPS(用戶凈推薦值),「對標早期的蘋果和亞馬遜,我們3月份的NPS是65,那么我們今年的目標就是達到75。」
*本文系野草新消費原創在,作者折原。歡迎關注野草新消費(ID:yecaoxxf),添加主編微信(ID:zhangxiaojun2015),爆料、交流、加入消費升級VIP社群(請備注姓名-公司-職位,無備注者不予通過)
TAGS: